原笔记整理于20151016
公民社会(civil society)的定义
- 狭义: 是由自主、多元开放的民间组织和网络所构成的公共领域,通过这个领域,公民可进行对话、联系与合作,促进公共的利益。
- 广义: 是一个由公民组成的社会,国家尊重公民的权利 (公民、政治、社会) ,人民实践公民的责任和义务。
公民社会在当代社会的最重要的影响培育公民性
- Helmut Anhenier认为公民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创造公民性 (civility)
- 英国的 Compact要求NGO不单提供社会服务,还要发展社会资本和公民精神 (citizenship)

朱健刚老师与陈健民老师
4.1 公民性
私人道德与公共道德
- 公民社会对公民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公共道德。不强求私人道德。
- 启蒙时代和产业革命之后,出现了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区分、私人道德和公共道德的区分、职务伦理和私人伦理的冲突、对政治集团负责和对法律负责的冲突。
- 公共道德具有可说明性(accountability)。逻辑推理清晰,而且逻辑推理的前提是公众可以理解的。
- 公共道德不是从私人道德演变而来,而是服从于一个共同的道德基础:比如和为贵。
公民性一阶(civility)——修养、礼貌
(陈健民,公民性、公民美德與公民社會, 朱健刚主编【公共生活评论──社区、空间与行动,2010)
- 禮貌、謙讓、為人設想等待人接物之道,强調的不單是個人修養,而是「處理多元世界的方式」(as a way of coping with diversity)或者是「 與陌生人相處的倫理」(an ethic for strangers)
- 19世紀 Issac Peebles 鐵路上的禮儀:不要在其他乘客面前耳语、高声谈话或说脏话
- John Hopkins Civility Project - 25項公民守則